《西山雨观图》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一幅纸本墨笔作品。
沈周(1427—1509年),字启南,石田晚号,晚号白石翁,今江苏苏州)。祖籍为吴门,父亲恒古、伯父贞吉都擅长绘画。早期承担家学,师从杜琼,后博学宋元诸家,自成一格。终生衣裳,优游林下,为人厚道,笃友善,性情随和,胸怀坦荡,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。画中善于山水、花鸟,尤以山水画著称,有粗细之分。先祖王蒙,上追董、巨,以细笔为主;四十岁后,博取诸家,着意于黄公望,风格逐渐变粗,形成一种粗犷的风格,以粗笔为主;它的成熟时期的山水、笔墨兼收宋院体和明浙派的坚韧与力量,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,于苍中带秀,刚中见柔。在造境方面,不论繁复或简略,都强调山川宏阔之“势”,改元人空寂之境,又著意于朴实的质,强调山水画之势。与文征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画描绘苏州西山烟云变幻,雨晴烟消云散的景致。沈周仿照南宋书画家米友仁的笔法,峰峦起伏,多云多云,林木叠翠,村庄、湖泊、小桥,笼罩在烟雾弥漫中。山、草、墨皆以水墨点成,浑然一体,线条与笔触不见,表现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水平和独到的审美情趣。所著题跋均为苏州地区的文人与墨客,常邀相聚,喝酒、赋诗、画艺,探求学问,并在诗行中表达对《西山雨观图》的赞美,可见该图在明代中后期文人中产生的相当重要的艺术共鸣。
国画,长沙国画,美术培训
声明:本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网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